共计 790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0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纳瓦尔宝典》主要介绍了 Naval Ravikant 在财富和幸福两方面的思想。
推荐指数
整个书可以用生命公式一做个小结:
中文版
英文版
一些人称《纳瓦尔宝典》为数字时代的《穷查理宝典》,不过以笔者看来,不管是深度还是广度,《纳瓦尔宝典》都逊于《穷查理宝典》,但书中的真知灼见也是非常多的,相比于《穷查理宝典》,本书读起来要轻松许多。
收获
- 通过专长、复利、杠杆创造属于自己的资产
- 优化读书方法,不再拘泥于看完一本书才会看其他书
- 晨练
- 坚持形成习惯
- 留出空闲时间来思考
- 构建系统
简介
Naval Ravikant 是谁?
Naval 是硅谷著名的风险投资家和创业者,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创业投资公司 AngelList(曾投资过 Uber、Twitter、Notion 等公司)的创始人,Naval 的经历算的上十分励志:
- 1974 年,出生于印度德里,于 9 岁时搬迁到美国
- 1988 年,14 岁,就读于 Stuyvesant 高中,如 Naval 所说,Stuyvesant 就像一台智能抽奖机,当场开奖,从蓝领到白领,只需一步
- 1999 年,25 岁,成为 Epinions 创始人
- 2001 年,27 岁,成为风投机构 August Capital 创业合伙人
- 2003 年,29 岁,成为分类广告平台 Vast.com 创始人
- 2010 年,36 岁,创立 AngelList 并投资 Uber
- 2018 年,44 岁,获评“年度天使投资人”
正如 Naval 所述:我出身寒门,一度困顿迷茫,而现在的我经济上宽裕,精神是幸福。我为达到这两个目标付出很多努力。我学到了一些经验和教训,总结了一些原则。我试着把自己的思考结集成文,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因为说到底,我什么也教不了。我只能给你带来些许启发,或者还有几个你能记住的“金句”。
本书基于 Naval 的推文、谈话等基础之上整理而来,目前在 navalmanack.com 可免费获取本书英文版的电子版。
高亮与想法
财富
- 赚钱跟工作的努力程度没什么必然联系。即使每周在餐厅拼命工作 80 个小时,也不可能发财。要想获得财富,你就必须知道做什么、和谁一起做、什么时候做。与埋头苦干相比,更重要的是理解和思考。当然,努力非常重要,不能吝啬自己的努力,但必须选择正确的方式。
- 生活中所有的回报,无论是财富、人际关系,还是知识,都来自复利。
- 不要跟愤世嫉俗和消极悲观的人合作。他们的预言会自我实现。
- 用专长、责任感和杠杆效应武装自己。
- 专长指的是无法通过培训获得的知识。如果社会可以培训你,那么社会也可以培训他人来取代你。专长的传授需要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完成,而无法通过学校教育完成。专长往往具有高度的技术性或创造性,不能被外包或自动化。
- 培养责任感,勇于以个人名义承担商业风险。社会将根据责任大小、股权多少和杠杆效应回报你。
- 要想获得财富,就必须充分利用杠杆效应。商业杠杆来自资本、劳动力和复制边际成本为零的产品(代码和媒体):
- 劳动力杠杆就是让别人为你工作。这是最古老、争夺最激烈的一种杠杆。我认为这是一种最落后的杠杆。因为管理他人是一件非常复杂、极具挑战的工作,需要高超的领导技巧。
- 资本是指金钱。资本杠杆就是用钱来扩大决策的影响力,资本是一种更现代的杠杆形式。资本杠杆是 20 世纪杠杆的主要形式。
- 复制边际成本为零的产品是最新出现的,也是普通人最触手可及的一种杠杆,其包括书籍、媒体、电影、代码等,在所有不需要他人许可就能使用的杠杆中,代码可以说是最强大的一种——只需要一台计算机就够了。代码和媒体是新富阶层背后的主要杠杆,你可以创建软件和媒体,让它们在你睡觉时为你工作。如果不会写代码,那就出书、写博客、做视频、录播客。
编程、写书、录播客、发推特、拍视频这些事情不需要经过任何人的许可。由此可见,新杠杆就像一个均衡器,极大地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让社会变得更平等。 - 世界上的工作本质上分为两种:存在杠杆的工作和不存在杠杆的工作。所以不要选择类似客服这样的支持性工作。这种工作投入和产出的关系相对紧密,产出主要取决于投入的时长。
与一个没有利用杠杆的劳动者相比,利用了杠杆的劳动者的产出会增加成千上万倍。对利用杠杆的劳动者而言,判断力的重要性远超投入时间的长短和工作的努力程度。 - 在劳动力杠杆的基础上增加资本杠杆,在劳动力杠杆和资本杠杆的基础上增加代码杠杆,通过这种方式,创业规模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接近拥有所有上行潜力,实现价值极值,而不再仅仅是领取薪水那么简单。
- 我对财富的定义是在睡觉时也能带来收入的企业和资产。
- 追求财富,而不是金钱或地位。财富是指在你睡觉时仍能为你赚钱的资产。金钱是我们转换时间和财富的方式。地位是你在社会等级体系中所处的位置。
- 获得财富的一个途径,就是为社会提供其有需求但无从获得的东西,并实现规模化。
- 只提供一个产品或一项服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提供成千上万个,甚至几十万、几百万、几十亿个,最好人手一个。
- 社会总是需要新事物。如果想变得富有,你就要弄清楚你能为社会提供哪些其有需求但无从获得的东西,而提供这些东西对你来说又是轻松自然的事情,在你的技术和能力范围内。
- 世界上没有快速致富的教程。即使有,那也只是提供教程的人想从你身上赚钱。
- 把自己产品化:这是我真正想要的东西吗?我的规划目标是我真正想要的吗?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再问问自己:“我实现产品化了吗?我实现规模化了吗?我选择规模化的方式是劳动力、资本,还是代码或媒体?“
- 致富最重要的技能是成为终身学习者,无论想学什么,你都得找到途径和方法。
- 没有股权,就没有通往财务自由的路径。要努力工作,直到有能力拥有企业股权。你可以买入企业的股票,成为小股东,也可以创办一家属于自己的企业。总而言之,要想方设法拥有企业的所有权,这一点真的非常重要。
- 以领取月薪的打工者为起点,志存高远,不断提升目标,努力获得更多杠杆效应,承担更多责任,学习更多专长。将这些结合起来,再加上复利效应的神奇作用,假以时日,你就可以变得非常富有。
- 从本质上看,上班就是给人打工。而企业所有者在承担风险和责任的同时也拥有知识产权和品牌效应。所以,他们支付给你的报酬一定低于你创造的价值。为了让你工作,他们会给你提供最低限度的报酬。这个最低限度的报酬可能很高,但依然不是真正的财富,因为你退休后,这份收入将难以为继。
- 如果你可以被轻易取代,社会就不需要为你支付重酬。要时刻牢记,掌握社会所需的独门绝技才是占据职业制高点的不二法门。如果社会可以培训你,那么总有一天,社会也可以编写代码,用计算机取代你。要得到经济回报,你就需要提供社会有其需求但无从获得的东西。
- 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努力的目标都是不断提高自己的独立性,而不是升职加薪。拥有独立性,为自己独特的产出成果负责(而不是像打工一样为投入的时间负责),这才是最理想的状态。
- 其实,人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寻找,寻找那些最需要你的人,寻找那些最需要你的事情。
- 只有独辟蹊径,才能避开竞争。从本质上看,竞争就是模仿,与他人竞争,是因为你跟别人在做一样的事情。但是,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要模仿他人。
- 有些东西你需要深入研究,否则你只能做到“样样都通,样样稀松”,无法实现人生目标。一个人只能在一两件事上做到精通,而这一两件事通常是让你痴迷的事情。
- 99%的努力终将白费。我不是说那 99%的事情都不要做,因为我们很难确定剩下的 1%到底是什么。我的意思是:努力找到不会被浪费的 1%。这 1%对你是有意义的,值得你用余生去追求。一旦找到,你就要心无旁骛,全力以赴。
- 大胆地为自己设定一个很高的时薪,并坚持执行。一个理想的时薪应该高到近乎离谱的程度,如果不是这样,那就还不够高。
- 人生早期有三个重大决定:在哪里生活,和谁在一起,从事什么职业。
- 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然后用自己的技能去帮助他人:提供免费的产品或服务,主动向世界传递善意。好人终有好报。
- 我宁愿成为一个失败的创业者,也不愿成为一个从未尝试过创业的人。因为,即使是一个失败的创业者,也拥有独立打拼的技能。
- 我永远都在“工作”。但是,别人眼里的工作于我而言就像是玩耍。正因如此,我才确信没有人可以在我的领域与我匹敌。因为我觉得工作就是玩耍,所以我可以一天玩 16 个小时。如果有人想跟我竞争,那么他们肯定会输,因为他们不可能一周工作 7 天,每天工作 16 个小时。
- 对刚刚开启职业生涯的人来说(甚至稍晚阶段的人也一样),最重要的资源是公司能给你带来的人脉资源。要思考一下自己会跟什么样的人共事,他们将来会如何发展。
- 运气分为四种:
- 第一好运气是不期而遇的运气,一个人的好运完全源于他控制范围之外、意料之外的事情,比如获得意外之财、遇到贵人等等。
- 第二种运气源于坚持不懈、孜孜不倦、屡败屡战、不断尝试,是靠个人主动创造机会获得的。你释放了大量能量,使出浑身解数,移山倒海,一往无前。就好像在做科学实验,把不同的试剂混合在一起,看看能产生什么结果。因为你不懈地努力,不停地奋进,不断地释放能量、积蓄力量,所以好运找到了你。
- 第三种获得好运的方式就是善于发现好运。如果你在某个领域技艺娴熟、经验丰富,那么当这个领域实现了意外突破时,你就会在第一时间洞悉,这时,其他不熟悉这个领域的人会无动于衷。这就是增加对好运的敏感性,幸运会眷顾有准备的大脑。
- 第四种运气是最奇妙、最难得的一种,那就是打造独特的个性、独特的品牌、独特的心态,让运气找到你。 总结一下就是以某种方式塑造自己的性格,之后由性格决定命运。我认为,赚钱很关键的一点是知识度和信誉度,再进一步,如果你值得依赖,做事靠谱,诚信正直,目光长远,那么其他人在跟陌生人合作时,保险起见,他们会选择通过你来达成交易。把你所做的事情做到极致。精益求精,直到名副其实。让机会自动找到你,让运气成为必然。
- 做一个创造者,创造出人们想要的有趣的东西。展示你的技能,练习你的技能,最终会有合适的人找到你。
- 人人都想一夜暴富,但世界的运行遵循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大自然的法则是春播秋收,极少有事情是立竿见影的。对自己热爱的事物孜孜不倦,乐此不疲,不断精进,日积月累。不要去计算自己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因为一旦开始计算,你就会失去耐心。
- 努力的作用被大大高估了。在现代经济中,工作的努力程度并没有那么重要。那什么被低估了呢?判断力。判断力低估了。
- 巴菲特很久之前说过的一个建议:具体地表扬,泛泛地批评。我努力遵循这个建议,虽然并不总能做到,但它确实给我的人生带来了积极的改变。如果要提出批评意见,不要批评某个人,可以批评工作方法,或者批评某一类行为。如果要表扬,那就找到一个榜样,表扬这个特定的人。
- 我认为自己并没有能力找到“正确方法”。相反,我努力的方向是逐一排除不奏效的方法。我认为成功就是不犯错。成功的关键并不在于做出正确判断,而在于避免做出错误判断。
- 如果难以抉择,那答案就是否定的。
- 如果在一个艰难的决定上意见不统一,你就应该选择短期内更痛苦的道路。
阅读
- 我不想什么书都读,我只想把 100 本好书读上一遍又一遍。我会略读、速读、跳读,也记不住书里具体的段落或内容。但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某个更深的层面,我吸收了书中的精华,这些书成为我心灵织锦上的丝线,编织成我灵魂的一部分。
- 我会从头开始读,但会读得很快。如果书的内容没什么意思,我就会跳着读,或者大概翻一下后面的内容。如果书的第一章没有什么实质性或有启发意义的内容,没有吸引我的注意力,我就会放下书,不再读了,或者跳过几章,从中间开始读。
- 统计阅读数量是为了满足虚荣心。知识面越广,思想越独立,读不完的书就越多。不要刻意追求读完多少本书,而要时刻关注可以预测未来趋势的新概念。
- 对阅读中获得的信息你如何消化吸收并融会贯通?向别人讲解你学到的东西,教学相长。
- 如果一本书被写出来只是为了赚钱,那么不要读它。
- 我没有从网络上学到任何东西。上网的每一天我都是在吃多巴胺零食,每块零食就是 140 个字符。我每次做的就是发推文,然后看看谁转发了我的推文。这件事很美妙很有趣,却只是个游戏。这个时候我意识到,我必须回归阅读。
- 对于买书,我毫不吝啬,从不犹豫。我从不把买书视为一种开销,反而认为是一种投资。
幸福
- 人生的三大要素是财富、健康和幸福。我们依次追求财富、健康和幸福,但按重要性排序,则是反过来的。
- 幸福或不幸福只存在于我们的大脑,因为我们有欲望,所以给事物贴上了“完美”或“不完美”的标签。
- 活着就是要充分利用每一分钟。“充分利用”不是说要穷尽所有时间去追逐一些愚蠢的欲望,而是要认识到自己在这个星球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非常宝贵的。
- 我降低自己的身份感。我屏蔽脑海中的噪声和杂念。我不在乎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我不参与政治。我远离郁郁寡欢的人。我珍惜光阴。我阅读哲学作品。我进行冥想练习。我和快乐知足的人交往。
- 你有没有想过,现在的生活可能就是上帝承诺给你的天堂,而你却毫不珍惜,肆意挥霍。
- 如果你找个地方坐下来,尝试着什么都不做,这个时候,焦虑感是最明显的。我说的什么都不做,是不要读书,不要听音乐,不要做任何事情,只是坐着。只是这一件事,你就做不到,因为焦虑感会让你如坐针毡,会不停地催促你站起来去做事。所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意识到,是焦虑感让你感到不快乐。而这种焦虑感源于一连串不断涌现的想法。
我应对焦虑的方法就是不与之对抗,让自己意识到这种焦虑感源于脑海中此起彼伏的想法。然后,我会问自己:“我是想一直执着于这些想法,还是想重获内心的平静?”如果大脑中一直存在各种各样的想法,我就无法获得平静,所以,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 如果做一件事是因为“应该”,那就表示你内心是不想这么做的,而违背自己的心意会让你变得痛苦不堪。因此,我努力在生活中减少“应该”做的事。
- 人独自出生,独自死亡,独自解读人世间的一切。你的记忆只属于你一个人。你出生前无人在意,你离开人世后也无人在意,你存在于人世间只是短短几十年,人生就是一场单人游戏。
- 我意识到,我嫉妒别人,只是嫉妒他们的某些方面,而我不可能只拥有我嫉妒的那些东西。我不能只想要那个人的身材、财富或个性。如果要交换人生,我就必须接受对方全部的人生,包括他的反应、欲望、家庭、幸福感、人生观、自我形象等各个方面。你可以接受吗?如果你不愿意与别人进行百分之百的交换,嫉妒就毫无意义 。
- 五只黑猩猩理论:通过观察最常与一只黑猩猩一起玩耍的五只黑猩猩,你就能准确预测这只黑猩猩的行为方式。我觉得这一理论也适用于人类。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选择朋友时一定要明智,道理的确如此。不能因为一个人恰好是你的邻居或同事,你就不加选择地跟他成为朋友。最幸福和最乐观的人会选择五只正确的黑猩猩做朋友。
- 选择一件事情,许下一个愿望,并使其具象化。
规划一条可持续的路径。
确定需求、诱因和替代品。
把自己的规划告诉朋友。
一丝不苟地稳步前行。
自律是通向新的自我形象的桥梁。
全面接受新的自我形象,这就是现在的你。
这就是改变习惯的步骤:首先,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其次,知道该怎么做;再次,把规划告诉朋友,让一致性偏见发挥作用;最后,严格自律,知行合一,进行自我重塑,直至蜕变成全新的自己。 - 要做出原创性贡献,必须非理性地痴迷。
运动与冥想
- 哪种运动习惯对你的生活有最积极的影响?
晨练。
晨练完全改变了我的人生。晨练让我感觉更健康、更年轻。为了晨练,我得早早起床,这样我就不能太晚回家了。想要养成晨练的好习惯,其实很简单。但是,基本上,无论你什么时候跟别人分享所谓的好习惯,他们都会给自己找到借口,最常见的借口就是“我没时间”。表面上说的是“我没时间”,但其实说的是,“这对我来说不是优先事项”。到底要不要做,就要看这件事是不是你优先考虑的事项。- 如果你有 10 个或 15 个不同的优先事项,都不分主次地被丢到同一个筐里,那就等于没有优先级,最终你一件事都做不成。
- 基本上我每天都坚持晨练,不管多长时间,我都会坚持,雷打不动。如果这一天没有晨练,我就不会开始工作。即使是山崩地裂、世界末日我也不管,世界可以再为我等上 30 分钟,直到我完成晨练。
- 养成习惯的方法和过程并不重要,甚至连做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天坚持。
- 我要重复一遍,每天坚持才是最重要的,坚持做什么是次要的。对个人而言,最好的锻炼就是每天都能坚持去做的那种锻炼。
- 生活技巧:躺在床上的时候,可以尝试冥想。这样,你要么进入深度冥想,要么会入睡。不管结果是哪种都很好。
- 冥想是屏蔽社会的噪声,倾听自己的声音。
只有以冥想本身为目的,冥想才会“起作用”。
徒步旅行是行走冥想。
写日记是书写冥想。
冲澡是意外冥想。
静坐是直接冥想。 - 说“打算”,就是在拖延,就是在给自己找借口。不过,即使没有把想法付诸行动,至少也要对自己真实的心理活动保持觉知:“虽然我说我想做这件事,但其实并不是真的想。因为如果真的想,我早就去做了。”
如果真的想做一件事,有一个方法就是广而告之,让身边的人都知道。比如,你想戒烟,你可以对你认识的每一个人说:“我戒烟了,我做到了。我向你保证。”
有想法就直接采取行动,就是这么简单。但大多数人都会说自己还没准备好,所以也就不会对朋友广而告之了。如果是这样,你就应该对自己诚实一点儿,直接承认:“我还没有准备好戒烟。我太喜欢抽烟了,要戒掉太难了。” - 流血流汗,埋头苦干,直面困难,这些都是一夜成名的必经之路。
- 要建立系统,而不是设定目标。
时间
- 靠出租自己的时间是永远无法致富的。
- 人生的一大目标应该是掌控自己的时间。理想的工作是利用杠杆效应的工作。
- 珍惜自己的时间。你唯一真正拥有的就是时间。时间比金钱更重要,比朋友更重要,比什么都重要。你的时间就是你的一切。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
珍惜时间并不意味着不能放松下来享受生活。只要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就不是在浪费时间。但是,如果没有把时间花在想做的事情上,既没有赚到钱,也没有学到东西,你就要问问自己到底在瞎忙什么。 - 不要花自己的时间去取悦别人。别人快不快乐是他们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你快乐了,别人也会快乐。你快乐了,别人会问你是如何快乐起来的,他们会从中学到点儿什么,但是你没有责任让别人快乐。
- 普通人把时间浪费在短期思考上,浪费在毫无价值的繁重工作上。而巴菲特会用一年斟酌判断,然后用一天采取行动。他一天的行动可以影响未来几十年。
- 忙碌的思绪会加速主观时间的流逝。留出空闲时间非常重要。如果每一天都被各种会议占满,都是忙忙碌碌的,你就无法进行思考。悠闲的大脑才能产生伟大的创意。一个倍感压力、案牍劳形、四处奔波、焦头烂额的人,是没有办法思考的。
- 留出空闲时间非常重要。如果每一天都被各种会议占满,都是忙忙碌碌的,你就无法进行思考。
生命的意义
给你三个答案:
- 第一个答案:生命的意义是一个私人问题。每个人都必须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其他人(无论是佛陀还是我)给你的任何智慧听起来都像是胡说八道。从根本上说,每个人都必须自己去寻找答案,所以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你得坐下来深入思考,努力探究这个问题。寻找人生的意义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一旦找到令自己满意的答案,这个答案就会成为你生活的根基。
- 第二个答案:生命没有意义,生活没有目的。有人说:“人生如水上写字或以沙建房。”宇宙已经存在了 100 亿年,未来可能会继续存在 700 亿年。与宇宙的历史相比,你的生命相当于不存在——在过去的 100 亿年中并不存在,在未来的 700 亿年中也将不复存在。宇宙终将归于热寂,所有这些都是你编造出来的意义。
- 第三个答案:也许人生有意义也有目的,但我要说的这个目的或许并不能令你满意。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随着时间的推移,熵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人类有行动力,因此能做到局部熵减,而此时整个地球在整体熵增,直到宇宙归于热寂。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推动宇宙加速达到热寂。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