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73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今天看到一个街头采访法国人工资的视频。
从这个采访我们可以知道,法国工程师、老师等工薪阶层的工资多是 2000 多欧。
我问了下 DeepSeek,法国现在的平均月工资确实是这么多,也就是 2 万人民币左右。
在这个视频下有个评论引起我的感慨:出国次数越多,越觉得 100 万是大钱,不过为何国内很多人都觉得 100 万很好赚?
是的呀,100 万在一线城市,别说凑个首付了,在好点的地段好像也就勉强买个卫生间。
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无论是身边还是网上,好多人都看不上百万存款了。
100 万存款到底是什么水平?#
那么银行存款 100 万的家庭,在国内到底是什么水平呢?
DeepSeek 回答说:全国拥有 100 万存款的家庭不足 0.3%。
我查了下国家统计局今年发布的报告,2024 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是 4.1 万元。
这么算的话,三口之家的普通家庭一年收入 12 万左右,不吃不喝 9 年才能攒够 100 万。
实际上,去年人均支出为 2.8 万元,即每人年均净存款才 1.3 万元。
我们再看下存款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 年住户存款共 152 万亿,用 14 亿人算人均的话,就是 10 万多一点。
也就是说,如果你家的存款达到 100 万,就是平均水平的好几倍了。
据招行 2024 年三季度财报显示,招行零售客户总数已突破 2.06 亿户,若第四季度客户总数保持稳定的话,金葵花客户(存款达到 50 万)将达到 530 万户,占比约为 2.57%。即拥有 50 万存款与不足 50 万存款的比例是 2:98。
我比较好奇,金葵花客户里中,存款超过 100 万与不足 100 万的比例是不是也是接近 2:98?
所以如果家里没有 100 万存款,也别太焦虑,因为绝大多家庭都没这么多存款啦。
100 万能财务自由吗?#
我想我们不少人都曾幻想过这样的场景:存他个几百万,每年领利息就能躺平了。
在没有房贷车贷及大额开销的情况下,似乎可行。
但事实呢?
首先是这几年银行的利息年年在降,现在整存整取不到 2 个点的利息,也就是 100 万一年才 1 万多的利息。隔壁日本还发生过持续十几年的 0 利率甚至负利率的事,直到去年才回到正利率。
再一个,银行安全也不是 100% 保险。虽说有存款保险,50 万以内受保护,但你有 100 万,万一银行暴啥雷了,风险只能自己扛。虽然银行倒闭概率小,可这年头,谁敢拍胸脯保证?
最显著的问题还是通货膨胀。
我记得 80, 90 年代很火的概念是“万元户”,结果才过三四十年,这个概念已经变成“百万元户”了,标准都贬值上百倍了。。
不投资吧,钱贬值。
投资吧,又得面对股市、基金、房地产的风险。房子一跌,几年白干;股市一跌,心脏病都得吓出来了。
所以,守着 100 万,既不能睡大觉,也不能瞎折腾。
如何破局?#
怎么避免钱贬值呢?
我们看下 DeepSeek 给我们的参考方案。
正如 DeepSeek 所说,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来选择不同的理财方案。
比如我身边就有不少朋友,白天上班累了一天,晚上回家还要辅导小孩功课,根本没时间学习理财。这类人群适合保守的理财方式,比如银行存款、国债、大额存单和黄金基金。
对于愿意折腾的人来说,那么配置些 A 股的高股息股票、纳斯达克基金和债券基金都是蛮不错的选择。
如果你和我一样,能接受较大回撤,预期年化也较高,那么加大 A 股、港股和美股中科技股的投资比例是必不可少的。
不过这里有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分散投资,鸡蛋别放一个篮子,主打一个东边不亮西边亮。
不仅是投资领域的分散,如分散到科技股、消费股、高股息股,还有投资种类的分散,如股票、债券、黄金等。
我们普通人很难做到像巴菲特那样,重仓几个股就能获取不错的收益。
那么巴菲特的忠告还是值得借鉴的:分散投资是无知者的自我保护法。假如你要确保你绝不跑输市场,那么你就该每样都买一点儿。多元化没有错。对于不知道怎样分析企业的人来说,多元化是完美的明智选择。
不过还有一点我认为非常重要,但 DeepSeek 却没谈到。
就是保证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这是我们最大的隐性资产。
没病就是省钱。
所以有空的时候,花点时间多运动运动,哪怕每天多走几步也是好的。
最后我还想说一句。
无论存款多少,无论贫富与否,我们追求的都应该是更幸福更开心的生活方式。
不要去和别人比,不用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不要活成别人心目中的你。
记住,我们不是为别人而活,我们要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