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库这个功能上,我看到了腾讯 ima 的野心

16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138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你发现没有,目前几款主流的个人知识库产品,ima 的知识库最好用。

从上次介绍 ima 后,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ima 又进行了多次更新,包括上线移动端、容量扩容到 2G、AI 写作多轮问询、知识库广场等功能。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ima 的知识库到底有多强。

ima 知识库广场#

知识库广场是 ima 的核心功能之一,也是将 ima 与其他 AI 产品(如 Dify、Cherry Studio)的知识库拉开差距的功能。

虽然 ima 这款产品现在还比较小众,用的人也没有那么多,但是知识库广场这个功能的想象空间还是蛮大的。

无论是学习还是创作,我们往往只会在意是否有某个东西,不会在意这个东西的来源。

比如我需要找一份学英语的资料,我不会在意这个资料是在自己的笔记软件中,还是在 ima 知识库,甚至是在别人的知识库或其他网站都无所谓。我需要的就是这个英语资料本身而已。

现在的知识库广场,就提供了大量别人的资料,让你借鉴使用!

短短几十天时间,现在的知识库广场已经是五花八门了。

从知识库这个功能上,我看到了腾讯 ima 的野心

你可以搜索你需要的资料,加入你想加入的知识库。

从知识库这个功能上,我看到了腾讯 ima 的野心

现在单个共享知识库的成员人数上限为 100 万,如果你想打造一个自己的知识库社群,那么 ima 值得尝试下。

如果未来 ima 的知识库再打通支付流程,增加付费入群、打赏等功能,将会有更多干货博主加入进来,再配合微信这个巨无霸的生态,你就说这个想象空间大不大吧。

目前 ima 官方也在大力推知识库广场功能。

之前很多人抱怨个人知识库的容量太小了,才 2G。

现在官方就为这些人提供了一个方式,来缓解容量问题:你把知识库分享到广场后,这些知识库占用的空间就从你的个人容量中扣除。

从知识库这个功能上,我看到了腾讯 ima 的野心

使用用户的资料来充实自己的产品内容。

不得不说,拿捏人性这块,腾讯是真的厉害。

怎么进入知识库广场呢?

在共享知识库中点击“发现”即可进入知识库广场。

从知识库这个功能上,我看到了腾讯 ima 的野心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更多的共享知识库是一件好事。

当知识库多到一定程度,你不再需要先通过搜索引擎搜索信息,而是直接在 ima 知识库广场完成搜索,再加入知识库直接 AI 对话聊天了。

牛顿说:“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善用别人的知识库,能让自己成长的更快。

ima 写作对知识库的支持#

ima 在写作方面也增加了对知识库的支持。

你只要在 AI 写作的过程中,选择本地或知识库文件作为参考文献上传,来辅助创作就行了。

从知识库这个功能上,我看到了腾讯 ima 的野心

这就解决了 AI 瞎编的和容易偏离主题的问题了。

对于部分自媒体作者来说,这也解决了 AI 无法读取公众号文章的问题。

你不需要再全文本复制公众号文章,再贴给 AI 模型分析解读了;将文章加入知识库,直接对话就行。

如果你想快速玩转 ima,可以参考我之前的两篇文章:
1. 重新定义阅读和写作?!ima 高级玩法,看这一篇就够了!(上)
2. 重新定义阅读和写作?!ima 高级玩法,看这一篇就够了!(下)

虽然 ima 还有很多小问题,比如知识容量太小、知识库文件只支持 100MB 以下的文件等。

从知识库这个功能上,我看到了腾讯 ima 的野心

且从更远的时间看,ima 还需要解决知识库中大量的版权问题;随着时间推移,共享知识库会越来越多,用户的筛选成本也将大幅很高。

但就它现有的功能来说,ima 已经完成了对知识库的收集、对话提问、写作应用、分享这一整套流程。

相比于大多数 AI 产品通过支持 Agent、支持 MCP 等横向扩展自己的产品功能,ima 这种纵向深入解决某个痛点的玩法或许更值得我们借鉴。

而上面提到的一些问题,也期待 ima 团队尽快解决,让用户们能更好的使用这款产品。

正文完
 0
管理员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管理员 于2025-03-21发表,共计1383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 CC-4.0 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