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09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对于经常写作的人来说,最简单的提升效率方法就是使用语音转文字了。一般正常人每分钟能说 250 字左右,而打字的话可能才 50 ~ 70 个字左右,所以理论上讲,当我们从打字切换为语音输入后,效率能提升 4 ~ 5 倍。并且通过语音输入后,我们会更容易的进入心流状态,不用去担心因输入导致的错别字问题。
本文就详细的说一下怎么在 MacBook、Mac Mini 等苹果系统上开启语音转文字的过程。
macOS 系统开启语音转文字#
- 点击左上角的苹果图标 ,选择系统设置…。
- 在弹出来的对话框左侧边栏找到键盘设置,右侧找到「听写」。
- 开启「听写」,并设置如下属性:
- 设置语言:在语言选项中,选择中文(普通话)和英语。
- 设置麦克风来源:设置为自动,即电脑自带的麦克风。
- 设置快捷键:默认为键盘上的语音键,即 F5 键。
使用语音输入#
在编辑器等可输入文本的地方,按下我们设置的快捷键,屏幕上会弹出一个小麦克风图标和当前语言,当我们说话时,语音会实时转换为文字。
另外,Apple 官方说语音输入还支持一些听写命令,如下是一些例子:
命令 | 说明 |
---|---|
数字 | 将下一个短语格式化为一个数字 |
罗马数字 | 将下一个短语格式化为罗马数字 |
新行 | 开始新行 |
新段落 | 开始新段落 |
Tab 键 | 将光标移到下一个制表位 |
“与”符号 | & |
星号 | * |
“at”符号 | @ |
美元符号 | $ |
欧元符号 | € |
日元符号 | ¥ |
笑脸符号 | :-) |
伤心符号 | :-( |
不过就我测试结果来看,很多命令并没有生效,生效的有如下几类:
- 口述标点符号的方式插入符号,如“逗号”、“问号”。
- 想输入表情的话,可以说 “xx 表情符号“,如笑脸表情符号 😊、对勾表情符号 ✅、汽车表情符号 🚗 等。
其它方案#
系统的语音识别在识别率方面基本能满足需求,但当语速变快时,识别率就较差了。所以我也尝试了几种其他语音转文字的方案,但没有发现比较好的方案,不过大家可以尝试一下,也许会有更好的方案。
第三方输入法#
个人目前在手机上使用的微信输入法进行语音输入,整体识别率还行,不过当前 PC 上的微信输入法不支持语音输入。
所以我测试了讯飞输入法、搜狗输入法、百度输入法等几款输入法,结果并没有让我满意,另外基于这些软件在隐私性方面的考虑,暂不推荐使用。
豆包#
个人使用下来,识别率最高的应该是豆包的语音识别,但其只能在豆包 App 内使用,对于想用 AI 辅助创作的人来说,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buzz#
buzz 是一个开源的语音转录软件,使用 Whisper 模型,不过就测试来看,默认模型的实时转文字速度太慢,且只能在该软件中使用。
总结#
相对于手机上语音转文字的软件来说,桌面系统上的语音转文字确实要差一些。目前我仍然在使用苹果系统自带的语音转文字方案,然后配合手机上面的语音识别软件使用。如果你有更好的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